ISO9001認證需要注意的問題及事項
來源:www.twwpe.cn 發(fā)布時間:2023年07月11日
ISO9001認證注意事項,我們十堰ISO體系認證費用,十堰ISO認證咨詢公司來為您分成各個部門來講解。
管理層:
1.是否建立并保持質量手冊?
2.是否向組織傳達了滿足客戶要求和法規(guī)要求的重要性?
3.是否有質量政策?
4.質量方針是否包括以下承諾:滿足要求并持續(xù)改進?
5.質量方針是否提供了目標框架?
6.質量方針宣傳了嗎?
7.質量目標是否建立在不同的相關職能和層次上?
8.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一致嗎?
9.質量目標是否可以量化?
10.有沒有什么組織責任?
11.是否任命了管理代表,并明確規(guī)定了其職責?
12.是否有關于質量意識責任和體系有效性的溝通?
13.溝通過程是否受到監(jiān)控?效果有效嗎?
14.當溝通無效時,你會采取改進措施嗎?
15.是否有對客戶滿意度的監(jiān)控?
16.你是否利用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改進?
17.有內部審計嗎?
18.審計規(guī)劃安排是否合理?
19.是否定義了審核標準、范圍和頻率方法?
20.是否客觀公正獨立?
21.審核中發(fā)現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改進措施?
22.您是否跟蹤了不符合項的改進情況?
23.審計過程是否被監(jiān)控和總結?
24.未達到預期目的時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措施?
25.是否按要求進行管理評審并保存記錄?
26.檢查輸入是否完整?
27.您是否檢查過輸出是否包括資源需求和改進解決方案?
28.是否計劃并實施了持續(xù)改進?
29.是否提供了充足的資源?
文件控制:
1.文件發(fā)布前是否得到批準?
2.在適當的時候有任何回顧和更新文件嗎?
3.文件更新是否再次被批準?
4.所有的質量管理文件都有記錄和管理嗎?
5.文件分發(fā)是否受控?
6.所有相關人員都有文件嗎?
7.各部門使用的文件是否為受控文件和新版本?
8.文件是否清晰?
9.無效文件能否防止非預期使用?
10.是否識別外國文件?
11.外來文件的分發(fā)是否受控?
12.文件控制的過程有效性是否受到監(jiān)控?
13.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,你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改進措施?
14.記錄管理程序是否有文件記錄?
15.所有質量記錄的保存期限是否有規(guī)定?
16.質量記錄是否易于識別和檢索?
17.記錄保存過程的有效性是否受到監(jiān)控?
18.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,你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改進措施?
人事行政部:
1.你是否確定了影響質量的人員所需的能力?
2.這些人員能勝任這項工作嗎?
3.這些人員是否有應有的質量意識?
4.是否按要求提供培訓以提高這些人員的能力?
5.對培訓的有效性有什么評價嗎?
6.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,你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改進措施?
7.是否保存這些人員的教育、培訓、技能和經驗記錄?
8.資源是否充足?
廠務:
1. 有無確定需列管的基礎設施?
2. 有無提供維護該等設施的辦法?
3. 有無實施維護?
4. 特殊工種人員有無合法上崗資格證?
5. 設施的保養(yǎng)維修過程有無監(jiān)測?
6. 未達到預期目的有無采取適當的改善措施?
7. 有無擬定各產品質量計劃?
8. 質量計劃有無確定該產品的質量目標?
9. 過程、文件、資源的要求是否確定?
10. 所需的驗證活動及記錄有無確定?
11. 采購產品有無按規(guī)定實施檢驗?
12. 檢驗用器具有無在校正有效期?
13. 符合的證據是否保留?
14. 有無對進料不合格按規(guī)定處理并保留記錄?
15. 記錄是否指明有權放行的人員?
16. 緊急放行是否經權責人員的批準?
17. 進料不合格是否被識別以防止誤用?
18. 進料不合格性質的記錄是否被保留?
19. 糾正后的來檢是否重檢?
20. 有無按規(guī)定對進料不合格實施糾正及預防措施?
21. 有無對來料質量進行數據統(tǒng)計分析?
22. 來料檢驗過程的有效性有無監(jiān)測?
23. 有無按規(guī)定實施制程檢驗?
24. 檢驗用器具有無在校正有效期?
25. 符合的證據是否保留?
26. 記錄是否指明有權放行的人員?
27. 制程不合格是否被識別以防止誤用?
28. 制程不合格性質的記錄是否保留?
29. 有無對制程不合格按規(guī)定處理并保留記錄?
30. 糾正后的重成品是否重檢?
31. 有無按規(guī)定對不制程不合格實施糾正及預防措施?
32. 有無對制程質量進行數據統(tǒng)計分析?
33. 制程檢驗過程的有效性有無監(jiān)測?
34. 有無按規(guī)定實施成品檢驗?
35. 成品不合格是否被識別以防止誤用?
36. 成品不合格性質的記錄是否被保留?
37. 有無對成品不合格按規(guī)定處理并保留記錄?
38. 糾正后的成品是否重檢?
39. 有無按規(guī)定對成品不合格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?
40. 有無對成品質量進行數據統(tǒng)計分析?
41. 顧客報怨等其他異常有無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?
42. 檢驗過程的有效性有無監(jiān)測?
43. 有無確定所需的測量裝置?
44. 有無按規(guī)定周期實施校準并記錄?
45. 是否可追溯用?
46. 內部校準有無作業(yè)指導?
47. 校準狀態(tài)是否可識別?
48. 有無防止失效的調整?
49. 測量裝置的防護是否適當?
50. 失效時有無對其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進行評估?
51. 有無對該失效設備及受影響的產品采取適當措施?
52. 測測軟軟有無實施能力確認?
53. 儀器校正的過程有無監(jiān)測?
銷售及售后服務:
1. 顧客要求有無確定?
2. 顧客要求在接受前是否經評審并記錄?
3. 對顧客做出滿足要求的承諾是否有依據?
4. 是否確實滿足顧客要求?
5. 要求變更時是否修改相應文件并通知相關人員?
6. 有無就業(yè)務上的問題隨時保持與顧客的溝通?
7. 與顧客的溝通的過程的有效性是否進行監(jiān)測?
8. 是否定期對顧客的滿意度進行調 查并進行記錄?
9. 有無對顧客的滿意進行數據分析?
采購:
1. 采購文件是否說明擬購的產品?
2. 當準備在供應商處驗證產品時是否在采購文件中注明如何進行?
3. 采購產品是否符合采購要求?
4. 有無制定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供應商的準則?
5. 是否有能力評價和選擇供應商?
6. 供應商績效有無進行數據分析?
7. 采購過程的有效性有無進行監(jiān)測?
生產:
1. 質量計劃有無包括所有影響質量的制程?
2. 各制程有無提供作業(yè)指導書?
3. 作業(yè)指導書內容是否完整?
4. 有無表述產品特性的信息?
5. 是否使用了適當的生產設備?
6. 各項制程操作是否符合標準、法規(guī)、質量計劃或程序規(guī)定?
7. 有無按規(guī)定進行制程監(jiān)控?
8. 特殊制程有無進行確認?
9. 工作環(huán)境是否合適?
10. 生產及交付階段有否對產品進行標識?
11. 是否符合追溯的要求?
12. 有無標識產品的合格狀態(tài)并維持?
13. 有無對產品提供適當的維護方法?
14. 有無對所有的不合格物品進行隔離并標識?
15. 有無按規(guī)定對設備進行適當維護?
16. 有無明確的維護方法?
倉庫:
1. 有無規(guī)定收發(fā)的管理方法并遵守?
2. 有無使用規(guī)定的儲存場所以防止產品變質或損壞?
3. 有無規(guī)定適當的搬運方法并遵守?
4. 有無對產品進行標識?
5. 儲存下的產品有無防護?措施是否適當?
6. 有無建立確保及時交貨的生產計劃及進度控制系統(tǒng)并執(zhí)行?
管理層:
1.是否建立并保持質量手冊?
2.是否向組織傳達了滿足客戶要求和法規(guī)要求的重要性?
3.是否有質量政策?
4.質量方針是否包括以下承諾:滿足要求并持續(xù)改進?
5.質量方針是否提供了目標框架?
6.質量方針宣傳了嗎?
7.質量目標是否建立在不同的相關職能和層次上?
8.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一致嗎?
9.質量目標是否可以量化?
10.有沒有什么組織責任?
11.是否任命了管理代表,并明確規(guī)定了其職責?
12.是否有關于質量意識責任和體系有效性的溝通?
13.溝通過程是否受到監(jiān)控?效果有效嗎?
14.當溝通無效時,你會采取改進措施嗎?
15.是否有對客戶滿意度的監(jiān)控?
16.你是否利用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改進?
17.有內部審計嗎?
18.審計規(guī)劃安排是否合理?
19.是否定義了審核標準、范圍和頻率方法?
20.是否客觀公正獨立?
21.審核中發(fā)現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改進措施?
22.您是否跟蹤了不符合項的改進情況?
23.審計過程是否被監(jiān)控和總結?
24.未達到預期目的時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措施?
25.是否按要求進行管理評審并保存記錄?
26.檢查輸入是否完整?
27.您是否檢查過輸出是否包括資源需求和改進解決方案?
28.是否計劃并實施了持續(xù)改進?
29.是否提供了充足的資源?
1.文件發(fā)布前是否得到批準?
2.在適當的時候有任何回顧和更新文件嗎?
3.文件更新是否再次被批準?
4.所有的質量管理文件都有記錄和管理嗎?
5.文件分發(fā)是否受控?
6.所有相關人員都有文件嗎?
7.各部門使用的文件是否為受控文件和新版本?
8.文件是否清晰?
9.無效文件能否防止非預期使用?
10.是否識別外國文件?
11.外來文件的分發(fā)是否受控?
12.文件控制的過程有效性是否受到監(jiān)控?
13.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,你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改進措施?
14.記錄管理程序是否有文件記錄?
15.所有質量記錄的保存期限是否有規(guī)定?
16.質量記錄是否易于識別和檢索?
17.記錄保存過程的有效性是否受到監(jiān)控?
18.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,你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改進措施?
人事行政部:
1.你是否確定了影響質量的人員所需的能力?
2.這些人員能勝任這項工作嗎?
3.這些人員是否有應有的質量意識?
4.是否按要求提供培訓以提高這些人員的能力?
5.對培訓的有效性有什么評價嗎?
6.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,你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改進措施?
7.是否保存這些人員的教育、培訓、技能和經驗記錄?
8.資源是否充足?
廠務:
1. 有無確定需列管的基礎設施?
2. 有無提供維護該等設施的辦法?
3. 有無實施維護?
4. 特殊工種人員有無合法上崗資格證?
5. 設施的保養(yǎng)維修過程有無監(jiān)測?
6. 未達到預期目的有無采取適當的改善措施?
7. 有無擬定各產品質量計劃?
8. 質量計劃有無確定該產品的質量目標?
9. 過程、文件、資源的要求是否確定?
10. 所需的驗證活動及記錄有無確定?
11. 采購產品有無按規(guī)定實施檢驗?
12. 檢驗用器具有無在校正有效期?
13. 符合的證據是否保留?
14. 有無對進料不合格按規(guī)定處理并保留記錄?
15. 記錄是否指明有權放行的人員?
16. 緊急放行是否經權責人員的批準?
17. 進料不合格是否被識別以防止誤用?
18. 進料不合格性質的記錄是否被保留?
19. 糾正后的來檢是否重檢?
20. 有無按規(guī)定對進料不合格實施糾正及預防措施?
21. 有無對來料質量進行數據統(tǒng)計分析?
22. 來料檢驗過程的有效性有無監(jiān)測?
23. 有無按規(guī)定實施制程檢驗?
24. 檢驗用器具有無在校正有效期?
25. 符合的證據是否保留?
26. 記錄是否指明有權放行的人員?
27. 制程不合格是否被識別以防止誤用?
28. 制程不合格性質的記錄是否保留?
29. 有無對制程不合格按規(guī)定處理并保留記錄?
30. 糾正后的重成品是否重檢?
31. 有無按規(guī)定對不制程不合格實施糾正及預防措施?
32. 有無對制程質量進行數據統(tǒng)計分析?
33. 制程檢驗過程的有效性有無監(jiān)測?
34. 有無按規(guī)定實施成品檢驗?
35. 成品不合格是否被識別以防止誤用?
36. 成品不合格性質的記錄是否被保留?
37. 有無對成品不合格按規(guī)定處理并保留記錄?
38. 糾正后的成品是否重檢?
39. 有無按規(guī)定對成品不合格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?
40. 有無對成品質量進行數據統(tǒng)計分析?
41. 顧客報怨等其他異常有無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?
42. 檢驗過程的有效性有無監(jiān)測?
43. 有無確定所需的測量裝置?
44. 有無按規(guī)定周期實施校準并記錄?
45. 是否可追溯用?
46. 內部校準有無作業(yè)指導?
47. 校準狀態(tài)是否可識別?
48. 有無防止失效的調整?
49. 測量裝置的防護是否適當?
50. 失效時有無對其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進行評估?
51. 有無對該失效設備及受影響的產品采取適當措施?
52. 測測軟軟有無實施能力確認?
53. 儀器校正的過程有無監(jiān)測?
銷售及售后服務:
1. 顧客要求有無確定?
2. 顧客要求在接受前是否經評審并記錄?
3. 對顧客做出滿足要求的承諾是否有依據?
4. 是否確實滿足顧客要求?
5. 要求變更時是否修改相應文件并通知相關人員?
6. 有無就業(yè)務上的問題隨時保持與顧客的溝通?
7. 與顧客的溝通的過程的有效性是否進行監(jiān)測?
8. 是否定期對顧客的滿意度進行調 查并進行記錄?
9. 有無對顧客的滿意進行數據分析?
采購:
1. 采購文件是否說明擬購的產品?
2. 當準備在供應商處驗證產品時是否在采購文件中注明如何進行?
3. 采購產品是否符合采購要求?
4. 有無制定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供應商的準則?
5. 是否有能力評價和選擇供應商?
6. 供應商績效有無進行數據分析?
7. 采購過程的有效性有無進行監(jiān)測?
生產:
1. 質量計劃有無包括所有影響質量的制程?
2. 各制程有無提供作業(yè)指導書?
3. 作業(yè)指導書內容是否完整?
4. 有無表述產品特性的信息?
5. 是否使用了適當的生產設備?
6. 各項制程操作是否符合標準、法規(guī)、質量計劃或程序規(guī)定?
7. 有無按規(guī)定進行制程監(jiān)控?
8. 特殊制程有無進行確認?
9. 工作環(huán)境是否合適?
10. 生產及交付階段有否對產品進行標識?
11. 是否符合追溯的要求?
12. 有無標識產品的合格狀態(tài)并維持?
13. 有無對產品提供適當的維護方法?
14. 有無對所有的不合格物品進行隔離并標識?
15. 有無按規(guī)定對設備進行適當維護?
16. 有無明確的維護方法?
倉庫:
1. 有無規(guī)定收發(fā)的管理方法并遵守?
2. 有無使用規(guī)定的儲存場所以防止產品變質或損壞?
3. 有無規(guī)定適當的搬運方法并遵守?
4. 有無對產品進行標識?
5. 儲存下的產品有無防護?措施是否適當?
6. 有無建立確保及時交貨的生產計劃及進度控制系統(tǒng)并執(zhí)行?
相關文章
- ISO9001認證可增強質量管理的穩(wěn)定性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2023年07月04日
- 實行整合管理讓企業(yè)快速實現ISO9001認證2023年06月13日
- 如何應對ISO9001認證中的難點2023年06月13日
- ISO9001認證是企業(yè)提升競爭力的關鍵2023年06月06日
- ISO9001認證讓企業(yè)具有了走向市場的通行證2023年05月30日
產品導航
- GRS認證
-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
- ISO14001 環(huán)境管理體系認證
- OHSA18001 職業(yè)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
- IATF16949 汽車行業(yè)質量管理體系認證
- ISO13485 醫(yī)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認證
- GJB19001A 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
- AS9100 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
- GB/T50430 建設施工行業(yè)質量管理規(guī)范
- HSE 石油化工行業(yè)健康、安全與環(huán)境管理體系認證
-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
- HACCP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認證
- CCC 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
- CE 認證
- 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(ISMS)認證
- ISO20000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(ITSMS)認證
- 十環(huán)認證(中國環(huán)境標志產品認證)
- CMMI 軟件成熟度資質
- 系統(tǒng)集成資質
- 高新技術企業(yè)認定
- FSC 森林認證
- 商品售后服務認證
- AAA榮譽證書
- 有機產品認證
- 證書展示
- 知識產權貫標認證








